沒吃到痣姐,我來吃Bo Lan (Netflix Chef Table S5E3)
餐廳改建泰國傳統民宅,採用大量溫潤的木製家具,燈光幽暗,入夜之後,餐廳的光影戲法在油漆牆上映出一幅一幅的圖畫。前檯Paul裝備談吐都很吸睛,他說,我們就是要你感覺非常welcomed!
每一間好餐廳都他的story to tell, Bo Lan的哲學就是要在fine dining table上重現傳統的泰式家常料理,所有調味醬料是繁複的人工手作。為了吃這餐,為了配合那惱人的曼谷交通,我們提前抵達餐廳附近的咖啡廳,選擇步行,滿身汗準時抵達,Bo Lan回報的是滿滿複雜的泰式香料層次,豐盈的咖喱,爽辣的沙拉,炙熱酥脆的炸物點綴不一樣的口感。道道合胃口嗎?那是不可能,嗆口的泰式威士忌和散場前的泰式古早味點心,都落在我味蕾的未開發地帶,欣賞不足疑問有餘,但是主廚們為了忠於自己的哲學不屈於觀光客的口味- I respect!
開席前問了有沒有食材過敏?問你嗜辣嗎?完全不吃,小辣,中辣還是「泰國辣?」我們一行兩人一個蝦過敏,一個小辣一個吃中辣,廚房誠意十足啊!不同的需求出的是完全不同的料理,他們沒有water down調味的,反而出了不一樣的菜色,第一次覺得蝦過敏的我被尊重了,店家沒有塘塞。
Bo和Lan現在變成環保尖兵,致力減少碳足跡,我們揮汗抵達也算是冥冥之中的小呼應。